强化法治化管理 护航千亿新联投

时间:2022-08-03信息来源:本站原创

              强化法治化管理 护航千亿新联投

近年来,湖北联投集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,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,聚焦“三全三商”功能定位,树牢“业法融合、价值创造”理念,抓实系统化、标准化、专业化“三化建设”,突出强基补短创效,深度激发法治工作固根本、促发展、防风险、创价值的效能,推动“法治联投”建设向纵深发展,为集团实现千亿目标、阔步挺进中国企业500强提供坚实法治保障。

把牢“基本盘”,筑牢合规管理根基

加强法治教育。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“关键少数”,健全法治宣传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,完善中心组定期学法、专题学法、年终述法、业绩考法、任前谈法等制度,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,认真钻研《宪法》《民法典》《公司法》等法律法规,不断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治企能力。把法治文化培育作为法治联投建设的基础工程,围绕服务集团“三步走战略”,聚焦“三主之业”“五个新赛道”“四企合一”、三年行动改革、资产证券化数字化转型等主题,定期举办普法学习、法治讲堂、合规沙龙、法治与发展论坛、“e学堂”等系列宣教活动,“决策先问法、违法不决策”的观念日益牢固,“重法治、促合规、强管理”的良好局面逐步形成。

加强顶层设计。把法治联投建设作为一项全局性工程,对标法治央企建设标准,编制完成《法治联投建设五年规划》,明晰“一个升级、两个融合、三个转变、四个转型、五个突破”法治建设路径,整体规划、分步实施,纵深推进法治联投建设。积极对标一流管理,学习借鉴先进合规管理经验,进一步明晰“四依四法”法治品牌建设方案,即:在公司层面“坚持依法治理、严格依法决策、实行依法经营、强化依法管理”;在个人层面“树立法治理念、提升法治思维、运用法治方式、坚守法治底线”。法治联投建设经验在全省作典型交流,在《湖北日报》《楚天法治》《湖北国资动态》等省级媒体或刊物上宣传推介,展现了新联投新气象。

加强制度建设。把制度建设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,坚持问题导向,注重破立并举、建章立制、制度衔接与创新,及时制修订法务规章制度,近两年累计出台23项法务合规制度,建成三级法务合规管理制度体系,推动合规管理工作迈入高效、规范、有序的法治化轨道。针对工作盲点、堵点和痛点,制定《资信审查工作指引》《法治建设绩效考核办法》等制度,出台融资、担保和借款等多项法审指引,及时把行之有效的实战经验转化为制度设计。针对决策边界不清晰问题,修订《公司章程》《党委会议事规则》《“三重一大”决策制度实施办法》《党委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》等制度,进一步规范议事决策方式和程序,促进各级治理主体做到依法履职、有效运转。针对法务制度体系延伸性不够问题,指导新建单位出台《法律事务管理办法》《法律纠纷案件管理实施细则》等制度,有效发挥法治“贴身保暖”作用。

织密“安全网”,优化风险防范机制

坚持全面合规。在重大事项上,出台《决策及授权事项清单》,对“三重一大”涉法议题,提前进行法律审核并在会上充分征求法律意见,确保重大决策事项合法合规;把合规性审核作为经济合同签订、规章制度制定、重大经营决策不可逾越的重要环节,严格执行《重大事项法律审核管理办法》,法务部门深度参与国企改革、资产重组、投资并购等重大项目,全程加强法律审核把关,确保风险管得住防得牢。在合同审核上,进一步筑牢合规管理“三道防线”,完善合同评审流程,健全对重大项目、重大决策的法律审查机制,压实业务、财务、法务等部门合同审查职责,制作合同示范文本库94份,文本使用率提升20%。在制度建设上,争取纳入省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,积极参与城市更新条例和大数据交易规章立法工作,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、优化工作流程。

坚持全面防范。树牢“防火才是最好灭火”理念,严格落实风险评估、法律审核等要求,加强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,守住法治风险底线。针对易发高发风险点,制定风险防控手册,完善联动处置机制,打通风险、内控、合规、法务管理接口,通过提示函、案件通报、法律建议书等形式,及时有效揭示和防范刚性兑付、业绩对赌、基金运作、股权投资、甲供材料等领域风险。针对合作伙伴信用资质风险,制定《商业合作伙伴资信审查工作指引》,严格资信能力审查,将有合作风险的合作伙伴排堵在门外,避免法律风险向合同签订、合同履行等后端延伸。针对项目履约风险,出台《合同交底指导意见》,在项目实施前对合同重点条款、关键环节等进行解释和明确,坚决防控履约风险;开展重大项目合同履约检查,联合相关职能部门重点检查时间进度、资金支付、交付质量等方面履约风险。

坚持全面履职。压实出资公司职责,推动构建党委会、董事会、监事会、管理层、合规管理牵头部门、合规岗等六个层面构成的合规管理组织体系,指导出台合规风险管理清单,将合规管理工作向纵深延伸。压实职能部门职责,坚持“管业务必管合规”,将合规要求嵌入岗位职责和业务流程,督促主动开展隐患排查,加强公司治理、招标投标、资产管理、融资担保、投资并购、工程质量、环境保护、安全生产、信息安全、诚信廉洁等重点领域的合规管理。压实境外经营主体职责,督促落实《企业境外经营合规管理指引》《境外园区合规手册》,定期排查境外投资经营业务风险,重点关注外汇与贸易管制、行业监管、反洗钱、税收劳工、大额资金管控、境外公司治理等领域风险,确保境外经营活动全流程全方位合规。

打好“组合拳”,彰显业法融合价值

聚焦立机制促规范。严格纠纷案件处置流程,普遍建立“四凡四必”机制,即凡案必报、凡案必躬、凡案必析、凡案必鉴,完善申请移交、庭前准备、案件审理、审结执行和结案归档全生命周期处置流程,明确界定涉诉事项主管部门、法务部门、常年法律顾问、代理律师和经营决策层等主体,进一步理顺纠纷案件处置权责边界。优化纠纷案件处置策略,履行包掌握情况、包解决化解、包事后规范“三包保”化解责任,落实一个案件、一个专班、一个方案、一抓到底“四个一”工作机制,强化“前中后”全流程管控,专班推进、重点攻坚,全力出击、各个击破,确保案件处置规范有效。

聚焦锻能力强保障。深入推进数字法治建设,率先建成省属国企首家案管系统,将案件纳入系统实行“七化”管理,集团所有案件均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管理;建成法治门户网站,设置审批流程、案件管理、律所管理等8大管理模块,推动法务管理系统向各级子企业延伸,一网高效办结所有涉法事项,案件管理效能明显提升。加强法律中介管理,完善常年法律顾问述职制度,建立企业与律所利益捆绑机制,将案件处置成效与代理费用挂钩,提高挽回损失/律师费用比例,提升律师费性价比。锤炼法务专业能力,选优配强总法律顾问,鼓励法务人员积极获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和公司律师证书,鼓励出资公司开展案件研讨、交流培训、模拟法庭等活动,鼓励法律专业人才、公司律师代理法律纠纷案件,完善人才激励机制,充分发挥法律服务保障团作用。

聚焦强压控提质效。实施“压存控增挽损”行动,严控案件增量,通过完善公司法人治理、规范尽职调查、股权投资风险防范、严格合同法律审核等措施,加强案件源头控制,最大限度减少法律纠纷;通过防控合同履行法律风险、加强商业合作伙伴风险信息监测等手段,实现法律风险防控端口前移;通过提前预警风险隐患,对潜在法律纠纷案件及时“踩刹车”。压降案件存量,连续三年开展案件化解专项行动,坚持周调度、月督导、季评估、年考核,综合运用行政、法律、经济等多种手段,坚持“一案一策”“一企一策”,加强多方会商,注重证据管理,积极保全财产,最大限度维护企业利益。近两年来,集团重大案件新增管控情况良好,案件处置效果明显,审结和减损指标均创历史最优纪录,累计减损近20亿元,法治经济价值充分彰显。